4月25日,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人社部、財政部等四部門相關負責人對《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做出解讀。民盟上海市十三屆金融專業委員會委員閆安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采訪時也認為,《意見》的發布標志著我國多層次社會養老保障體系形成。

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現場。中國網圖
我國多層次社會養老保障體系形成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李忠表示,努力構建以基本養老保險為基礎、以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為補充,與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相銜接的“三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個人養老金是國家關于第三支柱的制度性安排,與其他個人商業養老金融業務都是第三支柱的重要組成部分。
閆安表示:“強調多層次,在于先要參加法定強制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者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才可以參加個人養老金制度。這也體現個人養老金制度是社會基本養老保險補充性的制度定位?!?/p>
實行個人賬戶、統一管理
《意見》中提出,個人養老金實行個人賬戶制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養老保險司司長聶明雋解讀道,這樣能夠比較直觀地體現個人權益,同時方便職工個人操作,個人可以自主選擇購買符合規定的銀行理財、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和公募基金等金融產品;同時,能夠為參加人提供完整的記錄和服務,不僅方便參保人及時查詢,實現“記錄一生、保障一生、服務一生”;最后也是有利于統籌規劃,促進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的健康長遠發展。
據閆安介紹,此前在個人養老金試點期間,賬戶信息存在“碎片化”登記賬戶的方式,會削弱多層次養老制度之間的聯系,服務效率損失,徒增運營成本。個人養老金的管理由人社部建立統一的“一站式”個人養老金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形成全國統一服務能力,具備權威、高效、方便、快捷服務優勢。
“存錢養老”轉變為長期投資
在閆安看來,隨著制度落地,我國的銀行儲蓄養老將轉變為投資養老,將推動我國長期資本市場繁榮,將承擔資本市場重要“壓艙石”角色。
對此,證監會證券基金機構監管部負責人林曉征提出,要服務個人養老金的保值增值,將抓緊出臺個人養老金投資公募基金配套規則制度,保障養老金投資運作安全規范。
銀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負責人王宏鶴也提到,正在研究制定商業銀行個人養老金業務管理辦法等相關政策,確保推出更多運作安全、成熟穩定、標的規范、側重長期保值的銀行保險產品。